有人说铝合金电缆不能代替铜电缆,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电气性能差异
• 导电率较低:如果铜的导电率是100%,铝合金电缆的导电率仅为铜的61.2%左右。在相同截面下,铝合金电缆的电阻更大。例如同为标称120mm²截面的导体,在20℃时,铜导体的电阻不大于0.158Ω/km,而铝合金导体为0.249Ω/km。这意味着在传输相同功率的电能时,铝合金电缆会产生更多的热量,造成更大的电能损耗,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 载流量相对较低:在相同的敷设条件(如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下,铝合金电缆的载流量比铜电缆低。对于一些需要大电流传输的电力系统,如大型工厂的高功率设备供电、大型变电站的输出线路等,可能需要选择更粗的铝合金电缆或者更多的电缆并行敷设来满足载流量要求,这增加了成本和敷设难度。
机械性能方面
• 延展性和柔韧性较差:铝合金电缆的延展性不如铜电缆,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尤其是需要弯曲或者在狭小空间敷设时,铝合金电缆可能更容易出现断裂或者损伤的情况,限制了其在一些复杂布线环境中的应用。
化学性能方面
• 耐腐蚀性能不足:GB/T 19292.2 - 2018标准表1注4中说明,铝合金耐腐蚀性差于普铝,更差于铜。这是因为铝合金电缆加入了镁、铜、锌、铁等元素,易于发生局部腐蚀,如应力腐蚀断裂、层蚀、晶间腐蚀等。目前在我国应用的铝合金基本都是8000铝合金系列,属于易腐蚀配方,且增加了热处理工序,易造成物理状态不均匀,比铝电缆更容易被腐蚀。
• 耐温性能较差:铜的熔点为1080℃,而铝和铝合金的熔点为660℃,所以在高温环境中,铜导体更具优势。例如在高温环境中使用的耐火电缆,要求要在经受750℃ - 1000℃作用下仍能维持通电的功能,铝合金电缆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全生命周期成本方面
• 线损率高:由于铝合金电缆导电率低,电阻大,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其线损率明显高于铜电缆,会增加运行成本。
• 生命周期短:铝合金电缆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从全生命周期成本角度来看,铜电缆更具优势。虽然铝合金电缆一次性采购成本较低,但考虑到长期的运行维护、更换成本等,铜电缆与铝合金电缆的成本差异并不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铜电缆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
连接稳定性方面
铝表面容易形成一层坚硬且高电阻的氧化膜,在电缆连接时,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发热严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而且铝与其他金属(如铜)连接时,还可能会发生电化学腐蚀,进一步影响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铜电缆连接相对稳定可靠

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如果您对以上电力电缆感兴趣或有疑问,请点击联系我们网页右侧的在线客服.
或致电:4000-8866-17,杭州安信——您全程贴心的采购顾问。
微信公众号:hzax88/中策电线
(3)(1).jpg)



加入收藏
电邮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